本网讯:国际中文教育第三方向团队2025年10月24日下午在弘文楼会议室举办了第五次学术沙龙。杨莹老师作了题为《〈千金方〉按摩法对现代艺术疗愈法的启示》的专题报告。
杨莹讲到,《千金方》所载“天竺国按摩法”与“老子按摩法”是一套身体导引技术,承载着“形神共养”的中医治疗整体观。具体说来,“天竺国按摩法”的“两手相捉纽捩如洗手法”强调手部与胸腹的协调,“以手如挽五石力弓”注重仿生与力量的结合,而“两手抱头,宛转股上”则侧重于脊柱与关节的拉伸。这些动作系统地贯穿了“形动则气血通,气血通则神安”的身心互动逻辑。
杨莹还探讨了古典导引术与现代艺术疗愈法相融合的问题,指出老子按摩法不仅与现代舞蹈治疗的力量姿态原理相通,而且跟绘画疗愈的情绪宣泄逻辑契合。这种跨越千年的理论呼应,为传统医疗智慧的现代转化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为此,杨莹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转化方案:
其一,针对办公室人群设计3分钟微疗愈,缓解肩颈压力。
其二,将申肋动作转化为儿童感统训练的趣味游戏。
其三,借鉴两手相叉著心的重复动作,帮助老年认知症患者。
与会专家和团队成员肯定了杨莹的专题报告,认为《千金方》按摩法阐述的动作即疗愈的理念,为探索现代艺术疗愈法的身心共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。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