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: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10月24日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40名教师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开展“感悟非遗匠心传承,赋能思政教育创新”主题实践调研活动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沉浸式体验,探索非遗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,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强国建设。

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展陈方式,集实物陈列、互动体验、数字展示于一体,系统展示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。中心内设“秦蕴・中华根脉”“秦艺・民族之魂”“秦工・中国智慧”“秦风・华夏精神”“秦创・守正创新”五大展区,既涵盖非遗项目的历史溯源与保护成果,也包含技艺互动、数字模拟等体验环节,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趣味性,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全面了解陕西非遗的立体视角。




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教师团队先后参观了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展馆及多个非遗工坊。在非遗展览馆中,教师们系统了解了陕西非遗项目的历史脉络与保护成果,从国家级非遗“西安鼓乐”到省级非遗“关中剪纸”,一件件展品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底蕴。在耀州窑陶瓷工坊,教师们观摩了传统制瓷技艺,体验拉坯、刻花等工艺环节,深刻感受到“匠心”与“工匠精神”的时代价值。
此次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重要举措。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,推动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,探索“理论教学+实践体验+社会服务”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,为传承中华文脉、服务地方发展贡献高校力量。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