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部动态

“青蓝偕行,共话南洋”:经济与管理学院赴马来西亚读博教师返校分享沙龙(一)

发布时间:2025-10-11来源:经济与管理学院编辑:钟亚琼浏览次数:39

本网讯:10月10日下午,经济与管理学院在7-209教室成功举办“青蓝偕行,共话南洋”——赴马来西亚读博教师返校分享沙龙活动。学校国际交流处处长赵景明、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勤燕出席活动并致辞,全院无课教师参加活动。活动邀请近期在马来西亚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的路曦、陈伟、赵育瑶、贺倩四位教师,围绕他们在海外求学期间的课程学习、科研训练、文化体验与教学反思进行了深入分享。

路曦以《马来西亚管理学博士求学记》为主线,对比了中马教育模式的差异。她指出,马来西亚课堂强调“思维激发”而非“知识灌输”,注重过程性评估与批判性思考,为其教学理念带来深刻启发。她提出,未来将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研讨与辩论,真正把课堂的“C位”还给学生。“中国—东盟”关系的绝佳视角也让她呼吁教师们关注这一区域的学术“富矿”,引导学生把握“近岸”发展机遇。

陈伟以《教师证换学生证:在马来再读一遍“大学”的反向修炼》为题,从身份跨越与初心重启角度分享了从讲台走向课桌的心路历程。他谈到,重返校园不仅是对教育初心的唤醒,更是在国际视野中突破自我、重塑认知的过程。他强调,跨文化环境下的学术训练,使其对教育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,未来将在教学中实现“从教知识到育思维”的转变。

赵育瑶以《跨界与贯通》为题,分享了课程攻坚与跨文化生活的双重体验。她介绍了如何将课程所学直接服务于博士论文的数据分析章节,并强调了文献溯源与问卷设计的科学性,在东盟脉搏中见天地、见自己,还将自己在当地生活、文化等方面的观察和触动反思进行了交流。

贺倩聚焦《研究数据分析》课程,从课程碰撞出发,分享了从“软件操作”到“思维构建”的学术跃迁。她强调,数据分析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一种思维方式。她计划将混合研究方法、跨文化案例融入课堂教学,推动学生从“操作者”向“思考者”转变。

分享结束后,刘勤燕对四位教师的精彩分享给予高度评价。她指出,教师们的海外求学经历不仅是个人的成长,更是学院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资源。她鼓励更多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培养政策,提升学历与科研能力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赵景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国际交流不仅是“走出去”,更要“带回来”。他希望教师们将海外所学、所感、所悟切实融入课堂教学,丰富课程内容,创新教学方法,真正实现“教学反哺”,以国际视野赋能教学,以个人成长服务学院,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。

联系我们
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学园统一西路35号
029-33813555,33814555
关注我们
Copyright 2024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  |  All Rights Reservde 信息化中心  | Technical support 陕ICP备05005892号      工信部备案公众查询系统